教父, 影史上少許續集跟第一集一樣精彩的電影
想大學第一次看的時候懞懞懂懂, 對經典的馬頭非常震撼
這次再看時就完全有不同的感受, 更能去觀察分析這個角色為什麼會這樣做
也難怪大家說經典的電影值得一看再看, 不同年紀看都會有不同的想法跟啟發
你講得很對, 但這不是對方在意的
這次藉著電影班的機會重新複習了教父1
電影開頭以一個傷心的老父親包納薩拉, 一個認真守法的義大利人開始
整個背景陰暗只有從上頭打的光顯現出包納薩拉的臉部輪廓, 眼窩充滿陰影
包納薩拉沈痛的述說他的女兒受到了兩個男生的欺負及侮辱
而他相信的法院竟然只輕判, 讓對方沒有得到相對的處罰
鏡頭慢慢往後拉遠才帶出了一個模糊不清的背影, 充滿了神秘感
而後教父以沙啞的嗓音說 “why do you go to the police? why didn't you come to me first?”
包納薩拉不正面回答只說 “what do you want of me? Tell me anything, but do what I beg you to do.”
而教父回答 “what is that?”
包納薩拉走過來跟教父輕聲說話, 可想而知的是希望教父處理掉那兩個男生
這時鏡頭才帶到教父的正面, 穿著別著紅玫瑰黑色西裝, 神情凝重地在思考
經過了幾秒的沈默教父才做了回答
這個開場後來成為影史上最經典的開場之一
這時大家可能想, 老父親包納薩拉講得很合理啊, 為什麼教父要拒絕他呢?
原來教父在意的根本不是事情的對錯, 而是包納薩拉平常不想與教父往來
只在有事相求才來找他, 只想付錢了事不想跟教父有牽扯, 更何況教父的太太還是他獨生女的教母
回頭想想, 以前年少無知時的確是以為這樣做是對的 (述說事實, 所以要求對方要幫我)
殊不知是大錯特錯, 那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原來亞里斯多德早就提出了說服三要素
Ethos 人格:信譽. 認同. 背景. 專業. 權威自信(語調.姿勢...)
Pathos 情感:故事. 感覺. 比喻. 幽默. 夢想
Logos 邏輯:事實. 數據. 圖表. 研究調查. 操作示範
要說服別人光靠邏輯是不行的, 還需要結合另外兩項人格及情感
才能提升說服別人同意的機會, 而其中情感還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教父注重的並不是包納薩拉女兒被欺負的事實, 他注重的是包納薩拉的尊重及人情
也就是後來包納薩拉願意稱呼教父一聲god father及親吻手臂表示尊重
最後教父才答應包納薩拉的要求, 為他女兒主持公道
I am going to make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這是教父中最經典的名言, 在婚禮中我們從陽光青年麥可的口中得知
教子強尼走紅後想離開樂隊領班, 教父第一次去找領班時出了一萬美金解約但領班不肯
結果第二次帶了路卡去, 這次領班只收了一千美金就放強尼走了
因為路卡拿著槍抵住領班的腦袋, 要是他不簽字腦袋就會開花
試想在這樣的狀況下, 任何人可能都沒辦法再跟黑手黨提出第三個選項只能接受吧@@
老師也在這邊提到了教父的 First offer = Final offer
雖然道行尚淺可能還沒辦法做到, 但至少應該先謹記在心
不要當第一個出價的, 也不能往上加價, 不然接下來價錢只會被越加越高
永遠多問一點: 你可以給我什麼?
另外從電影開頭糕餅店老闆也可以學到, 尋找與對方的共同點獲得關係認同
也是平常可以運用在生活上的一個地方
後來教子強尼又去找教父哭訴想要當電影主角, 教父臭罵了強尼一頓還是派軍師湯姆出馬
只是導演沒有跟教父打過交道, 還很生氣地罵湯姆說他絕對不會怕
只見湯姆還是氣定神閒地吃晚餐也沒說什麼 (桌上還有橘子耶)
我想導演當晚一定還蠻高興認為是他的勝利
後來隔天早上發生什麼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WATNA & BATNA
電影中麥可流亡時, 看上了某家店老闆的女兒
以前可能覺得麥可好沒禮貌, 要認識別人女兒還坐著威脅人家很自大
現在懂了之後才知道, 這真的就是WATNA跟BATNA的最好例子
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 談判最佳替代方案
WATNA(wor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 談判最壞的下場
麥可跟老闆說: 有人可能會為了錢而出賣我在這逃亡的消息, 但這樣他的女兒就會少了一個爸爸(WATNA), 而不是得到一個丈夫(BATNA)
而且麥可也把建議對方選擇的選項放在後面, 這其實也是一個技巧
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 的確真的只能選擇後者啊...
(嗯不過平常千萬不要輕易落入二選一的陷阱當中啊)
就像是最近朋友的老闆要朋友找人一起出一個表演
他的老闆想要在朋友在公開場地練習, 而且練習時就去錄影, 以防到時疫情關係沒辦法表演要放在網路上
朋友覺得這實在有點奇妙, 可是他又不知道怎麼拒絕他的老闆
我就建議朋友可以跟他的老闆說
“大家討論之後覺得這樣做不太適合(表示是大家討論的結果, 不是他自己的意見)
除了還沒有練習好以外, 這樣在公開場合表演會讓路人對公司的印象不好 (WATNA)
希望到時隆重著裝後再給大家一次精彩的演出, 這樣也能讓老闆更有面子 (BATNA)”
交換優於接受
片中教父的大兒子桑尼是個性格暴躁, 做事不謹慎但對家人非常好的人
因為妹妹被妹夫家暴, 嚥不下一口氣要立馬去教訓妹夫, 結果路上被設局被打成蜂窩
教父從醫院醒來後發現最愛的小兒子麥可流亡在外, 大兒子桑尼被打死
因此主動出擊召開五大家族會議, 向大家說明他不會追究被槍擊跟大兒子的死這兩件事
但教父也不是一開始就提出要讓麥可回來, 而是在巴西里提出要加入毒品生意的要求之後
他才提出小兒子被迫流亡在外, 希望麥可可以平安歸來的要求來作為交換
並且提醒大家, 如果小兒子死於非命, 那麼他就會認為是在場的各位做的好事
這樣也不要怪他不客氣全面開戰(WATNA) 如果大家同意的話, 那他也可以讓步參與毒品生意(BATNA)
在這裡也可以看出教父的深沉, 他不輕易的讓別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就算他最希望的是停戰而且讓小兒子歸來, 他也不在談判桌一開始就跟大家提出
而且不要平白接受別人的要求, 而是找一個對方能接受的條件來交換, 避免對方跟你要的更多
如何向叛徒得到你要的答案
在電影的最後的高潮, 導演以蒙太奇手法表現出了強烈的反差對比
麥可在教堂神聖莊嚴的氣氛中, 正準備受洗成為姊姊孩子的教父
但畫面一轉是手下在清理槍枝等各種準備, 背景音是隆重的管風琴配樂讓觀眾覺得非常違和
隨著教宗的詢問, 管風琴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一副要發生什麼事情的樣子
果然, 畫面帶出了兩聲槍響, 管風琴的音樂轉換
接下來麥可一邊回答教宗說不會做撒旦, 手下卻是一個個把敵人清理掉
麥可當了純潔嬰兒的教父, 也成為名副其實的黑手黨教父
而離開教堂後去找妹夫這一段也是非常精彩
麥可走進屋內表情非常嚴肅, 導演打光只打在右半臉, 看不清的左半臉也明示了新任教父的深沉
一開口就跟妹夫卡洛直白的說“You have to answer for Santino, Carlo”
卡洛發現被拆穿後當然先回答說這是一場誤會
而麥可具有威嚴的命令卡洛坐下後, 特意拿了一把椅子坐在卡洛旁拉近距離
先跟卡洛說他背後的靠山都被幹掉了(卡洛的BATNA變差了: 沒人可以幫我了)
又說我怎麼忍心讓我妹妹當寡婦, 又何況我還是你孩子的教父(卡洛的WATNA變好了: 我不會被麥可殺掉)
再叫人拿了一杯酒給他 (是說旁邊的人還握著他的手讓他喝下酒XD)
再告訴卡洛他的懲罰是被發落邊疆不能管家族的事, 只是要承認他做過的事
卡洛從一開始否認. 得知靠山被幹掉傷心, 到最後卸下心防向麥可坦白
正當大家以為卡洛就這樣坐車去搭飛機時, 沒想到在坐上車之後還是被幹掉了!
這時再回頭來看麥可的談判順序及安排真的是一連串無懈可擊的鋪陳!
又開始期待下次電影班了
這次上完課才知道一些電影中的小細節及背後的故事
回過頭來寫心得反芻消化, 其實可以寫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看大家寫的心得才會知道大家思考的地方有哪裡不一樣~
期待下次電影班與大家再聚會!